朱晓刚怒批王小平:被这么个人签字停赛真挺耻辱
新华社:38元票+球迷专列,重庆铜梁龙创中甲“新玩法”
米体:尤文卖人处处受阻,球员不离队换不来钱导致引援拖沓
杜震宇:当年恒大想高薪签我,但我想在亚泰退役&沈导也在这里
火爆“苏超”前六轮线下营收近380亿元,出行+餐饮占比近一半
体图:33岁布纳-萨尔已超过1年没踢球,被视为拜仁队史最失败转会
体育资讯6月5日讯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,德转中国区官员朱艺谈到了爆火的苏超,他表示,
谈及苏超,身为南京人的朱艺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,江苏人乐得把“散装”挂在嘴上,并不是否定江苏的发展,反而是一种乐观的自嘲。在朱艺看来,正是这样的“自嘲”心态,让“苏超”最后成功破圈。
朱艺介绍称,江苏省因为地理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各地文化大不相同,语言、饮食、生活方式都有区别。和其他省份单纯分成南北不同,江苏散装得“更碎”。“因为江苏南北跨越长江、淮河两大水道,长江以南为苏南,长江以北为苏北,江淮地区则为苏中,这样的区别从古就有。”朱艺说。
近些年,随着各地经济发展,江苏省内的“散装”有“愈演愈烈”的趋势。在朱艺看来,江苏省内各地都具备自身优势产业,随着进一步呈现出核心产业的细分、周边大城市生活圈带来的影响,江苏省内显得更加“松散”,但其实各地发展不同,各有特色。
“别说省内,就连我们南京市,不同区域都有‘散装’的趋势。这种看上去有些‘针锋相对’的情绪,通过竞技体育表达和释放反而是最佳的方式。”朱艺说。这也正是“比赛第一,友谊第十四”出现的基础。